喀什地区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新疆游记喀什博物馆里的古老物件儿之250 [复制链接]

1#

继续*旅行。

就要离开喀什了,临别之前去了一趟喀什博物馆,在这里长了不少见识,同时也认识了很多的古老物件儿。因为有着“丝路节点”的特殊背景,喀什地区所出土的那些文物显得格外与众不同,甚至世间少见。今天(以及后两期游记)就来分享其中一部分。

干尸

既然说到与众不同,那就先上这个“重要人物”吧。(注:图片已做模糊处理,胆小的游客不必担心受到惊吓。)

*旅行这几年,在各个城市博物馆里看过不少干尸。一般来说,凡是离沙漠比较近的地方都有此类文物出土。也曾瞻仰过乌鲁木齐博物馆里的“镇馆之宝”:岁的楼兰美女。时间长了也就了解到,干尸之所以可以相对完好地保存下来,是要具备一些特殊条件的:

就拿喀什博物馆里的这一具岁的干尸来说吧,他发掘于封闭的墓室中,缺氧的环境完美地保留下了他的骨架、肌肉,甚至头发。又因为*气候本就干燥,所以在他被葬之后,墓中的一切迅速经历了脱水的过程——细菌没有条件繁殖,尸体也就没有机会腐烂,才养成了如此“千年不朽”的效果。

喀什博物馆里的这具干尸是一位身高一米八的男性,这算是我在*见过的最高的一具干尸了。他去世的时候很年轻,只有30多岁。而,关于这一位盛年离世的男子所经历的时代,关于年前的*人的生活,对于现代人来说,是遥远而不可思议的:

图为:年前的手镯,下期游记再详谈

譬如:考古学家在那一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过一些特殊的“*药”成分,它们的*性含量非常高,可以让人上瘾并产生幻觉,后经鉴定,它们是当时的西域人所吸食的大麻。

还有:从出土自喀什各地的“青铜时代”的各类文物来看,年前的*人的生产工具已经非常“发达”。人们除了会使用骨器、石器之外,还会炼铜、烧陶;人们穿着皮衣、皮裤、皮靴子,住着稳定的房子,一边种田,一边放牧。

那时的部落里已有了等级的划分,金字塔式的部族管理模式使得“豪权贵胄”们早早就学会了享受生活,也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威势和声望去管理下属,指挥臣民好好工作、热爱生活……这一切从当时出土的文物——比如说石磨盘——都可以猜出一二:至少,那时的工人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粉碎粮食及再加工的美食技术。

所以在故事中,这一位静静地躺在玻璃棺椁中的多岁的男人,他生前必然是一位贵族,家世显赫,身份贵重,所以入葬时才有着丰厚的陪葬品并且衣着豪华。你看,他除了身体保存完好之外,身上“高级”的皮衣裤靴纹理都清晰可见——因为棺木高档、密封性非常好,所以才有了今天完整的还原。

对了,说到衣服,想起一个参观的小插曲:

第一眼看到这位“贵族男子”时我很吃惊,因为他的骨骼架构、肌肉走向,甚至毛发纹理都清晰可见,且手脚完好无损,所以我就不由自主地凑到这个玻璃棺的近处去细细观摩里面的一切,以致于当有人站在我身后的时候,给我吓一跳:

那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,喀什博物馆里本就没有太多的游客,且当时已经接近下班的时间,这个维吾尔族的员工小伙子原本是来逐层检查、提醒游客离场的,结果到了这间“停尸房”之后,发现我一个人站在黑布隆冬的影里头看尸体:呦,来了个胆儿大的……只见他一下子就很兴奋,维吾尔族人那热情好客的劲头就来了:

匆匆忙忙中,他跑过来抓起我的手机,让我站到干尸后面去,不由分说一顿咔嚓。

虽然有些迟疑——毕竟在内地,与“特殊物品”合影是有很多规矩和忌讳的,所以我情急之下也反复确认了两句:这个是可以拍照的吗?可以合影的吗?他回答:当然可以。那我就不担心了,本来我也是从来不避讳这些东西的。

如今想来,这一段经历也成为了喀什旅行路上不可多得的精彩回忆。

此外,关于这具岁的年轻的男性干尸的细节,我当时上上下下也拍了很多照片,包括他的毛发、牙齿、手指,但发文之前反复斟酌,还是决定不将它们放出来了,毕竟不是每一个读者都喜欢看这些。如果有机会去*旅行,就亲自去喀什博物馆近距离参观吧。

喀什博物馆有着30年的历史,是我在*旅行路上见过的展示古丝路文化最精彩的博物馆之一。此外,它还展示了很多独特的喀拉汗王朝文化遗物。这两天我会陆续将我在喀什博物馆里记录下来的各类文物整理出来,并把它们的历史和故事在文章中做一个展示。

记得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